上猶縣建縣于南唐保大十年(公元952年)。
《禹貢》:分天下為九州,上猶處揚州地域。春秋屬吳、越。戰(zhàn)國時期屬楚地。
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創(chuàng)郡縣制,上猶縣地域為南野縣地,居九江郡。
漢高祖四年(公元前203年)改九江郡為淮南國。高祖六年,分淮南地置預章郡。獻帝興平二年(公元195年)分豫章郡置廬陵郡,上猶屬廬陵郡南野縣。
三國吳嘉禾五年(公元236年)分廬陵郡立南部都尉,分南野縣置南安縣,上猶為南部都尉南安縣城。
晉武帝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改南安縣為南康縣。太康三年廢南部都尉立南康郡,上猶屬南康郡南康縣地。
南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(公元420年)改南康郡為南康國,上猶屬南康國南康縣地。齊高帝建元元年(公元479年)改南康國為南康郡,永明八年(公元490年)又改南康郡為南康國。梁武帝元年(公元502年)再改南康國為南康郡。陳武帝永定元年(公元557年)改南康縣為贛縣,上猶屬南康郡贛縣。
隋文帝開皇九年(公元589年)廢南康郡置洪州總管府虔州,上猶仍屬贛縣。煬帝大業(yè)元年(公元605年)復置南康郡,贛縣復稱南康縣,上猶屬南康縣。
唐太宗貞觀元年(公元627年)置道,上猶為江南道虔州南康縣地。昭宗天祜二年(公元905年)邑人盧光稠知虔州,議建上猶場。
后梁乾化元年(公元911年)析南康縣西南地置上猶場。因境內(nèi)有大山,狀似猶蹲,高聳于場治北面,古稱大猶(猷)山(即今油石嶂),山下有猶水(即今油石河)。治所建于大猶山之南,猶水口上側(cè),故名上猶。南康保大十年(公元952年)改場置縣,沿用場名。
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(公元976年),上猶縣屬江西南路虔州。淳化元年(公元990年)于大余置南安軍,上猶縣屬之。寧宗嘉定四年(公元1212年),改上猶縣為南安縣?!赌习哺尽份d:“己己匹袍洞陳癸反,西路通判孫,咎猶字有反義,至壬申改上猶縣為南安縣”。
元十四年(公元1277年)改南安軍為南安路總管府,轄大余、南康、南安。至元十六年(公元1279年),改南安縣為永清縣。次年,復名上猶縣,屬南安路總管府。
明太祖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改南安路為南安府,上猶屬南安府,隸江西中書行省。
清承明制,上猶仍居南安府,隸江西布政使司。
民國元年(1912年)冬廢府,上猶縣直隸江西省政府。民國3年(1914年),江西分四道,分領81個縣,上猶屬贛南道。15年(1926年)廢道,省直轄各縣。20年(1931年).隸陸??哲娝玖畈磕喜袪I黨政委員會。21年(1932年),全省劃分為13個行政屬贛南專區(qū)。24年(1935年),全省縮為8個行政區(qū),上猶屬第四行政區(qū)。
第二次國內(nèi)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上猶屬湘贛省蘇維埃政府。1930年5月,成立上猶縣革命委員會。1931年5月,成立上猶縣臨時革命委員會,屬江西省蘇維埃政府,同年10月,建立上猶縣蘇維埃政府,屬蘇維埃湘贛省。1932年10月,上猶縣蘇區(qū)失陷,蘇維埃政府停止活動。
1949年8月16日上猶解放,成立上猶縣人民政府,隸屬贛州分區(qū)督察專員公署。1951年,屬贛州專署。1954年,屬贛南行政公署。1955年3月,上猶縣人民政府改為上猶縣人民委員會。1964年,屬贛州地區(qū)。1968年4月,上猶縣人民委員會改為上猶縣革命委員會,屬贛州地區(qū)革命委員會。1980年12月復改為上猶縣人民政府,屬贛州地區(qū)行政公署。1999年7月撤銷贛州地區(qū),設立贛州市,上猶縣隸屬贛州市人民政府。
2001年8月,經(jīng)上級批準,全縣開展并完成了撤并鄉(xiāng)鎮(zhèn)工作。由18個鄉(xiāng)(鎮(zhèn))撤并為14個鄉(xiāng)(鎮(zhèn)),即:撤銷中稍鄉(xiāng)、沿湖鄉(xiāng)并入東山鎮(zhèn);撤銷蘭田鄉(xiāng)并入社溪鎮(zhèn);撤銷金盆鄉(xiāng)并入水巖鄉(xiāng);黃埠改鄉(xiāng)為黃埠鎮(zhèn)。2013年10月寺下鄉(xiāng)改為寺下鎮(zhèn),撤并后的行政區(qū)劃見下表:
鄉(xiāng)鎮(zhèn)名 |
所轄村(居民)委員會 |
村民小組(個) |
東山鎮(zhèn) |
石坑、廣田、東門、濱江、茶亭、南河、彭洞、沿河、清湖、上埠、黃竹、群英、高橋、元魚、中稍、伏垇、南塘 |
247 |
營前鎮(zhèn) |
象牙、梅里、蕉里、合河、石溪、上灣、下灣、珠嶺村、街道居委會 |
178 |
社溪鎮(zhèn) |
沙塅、麻田、社溪、大安、江頭、獅子、黃塘、石崇、塘坑、蘭田、龍?zhí)铩⑸珀?、六村、烏溪、龍口、嚴湖、街道居委?/font> |
210 |
黃埠鎮(zhèn) |
黃沙、南村、感坑、上豐、豐崗、坑中、合溪、東塘、龍頭、巖坑、金山社區(qū)居委會 |
118 |
陡水鎮(zhèn) |
紅星、月仔、茶坑、長坑、街道居委會 |
38 |
寺下鎮(zhèn) |
新華、寺下、龍?zhí)?、富足、新圩、泥坑、楊梅、珍珠、壇前、寺下圩?zhèn)居委會 |
113 |
安和鄉(xiāng) |
安和、富灣、陶珠、黃坑、鄱塘、車前 |
79 |
油石鄉(xiāng) |
大小元、梅嶺、水村、河唇、新田、油石、塘角、清溪、花園 |
165 |
紫陽鄉(xiāng) |
高基坪、下佐、勝利、店背、長嶺、秀羅 |
88 |
雙溪鄉(xiāng) |
高洞、蘆陽、右溪、左溪、水頭、大布、大石門、小石門 |
102 |
水巖鄉(xiāng) |
大乙、高興、崇坑、古田、愛聯(lián)、龍門、井子、鐵石、金盆、茶坑、橫嶺、蕉坑 |
170 |
平富鄉(xiāng) |
莊前、平富、大潭、莊坑、橫坑、上寨、向前、信地 |
91 |
五指峰 |
高峰、黃竹頭、鵝形、象形、曉水、黃沙坑、雙霄 |
63 |
梅水鄉(xiāng) |
洋田、水陂、竹山、水徑、梅水、新建、園村、窯下、上坪、聯(lián)群 |
92 |
城市社區(qū) |
城南、城東、猶興、猶江、幸福、陽光、希望、高園、備田、清華、和平 |
11 |
備注 |
1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131個村、16個社區(qū)(居民)委員會、1754個村民小組 |